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这寂寥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
  《雨巷》是中国诗人戴望舒192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诗中描写了抒情主人公“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 他怀着一种缥缈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而油纸伞是汉族古老的传统用品之一,油纸伞除了是挡阳遮雨的日常用品外,也是嫁娶婚俗礼仪一项不可 或缺的物品,受中国影响,日本、琉球古代婚礼上 也有用到油纸伞。
  春秋末年,中国古代著名木工师傅鲁班常在野外作业,若遇下雨,常被淋湿。鲁班妹妹想做一种能遮雨的东西, 她就把竹子劈成细条,在细条上蒙上兽皮,样子象“亭子”,收拢如棍,张开如盖。这就是最早的雨伞。东汉蔡 伦发明纸以后,出现了在伞纸上刷桐油用来防水的油纸伞,文人雅士亦会在上油前在伞面上题诗作画,以遣情怀 。宋时称绿油纸伞。以后历代均有改进,有纸伞,油伞、蝙式伞,最后形成今天的大众用品,使用至今已1000多年。
  客家方言中,“油纸”与“有子”谐音,故客家女性婚嫁时,女方通常会以两把纸伞为嫁妆, 含“早生贵子”的意思,“伞”的正体字“伞”字里有五个人字,象征着多子多孙, 伞面张开后形成圆形,为祝福新人生活美满圆满的意思。男子16岁成年礼时,父母会赠 予一把油纸伞,希冀支撑门户之意。道教庆典中,也常看到将油纸伞作为遮蔽物撑在神轿上,是因为油纸伞有趋吉避秽的功效。
  油纸伞在唐朝传至日本、朝鲜,日本早期将油纸伞称为“唐伞”。油纸伞传至亚洲其他地区如越南、泰国、 老挝等地后,结合了当地的文化,有了各自的风格和名称。明朝《天工开物》提到:“凡糊雨伞与油扇, 皆用小皮纸。”,沈括《梦溪笔谈》也提到:“以新赤油伞,日中覆之。”在一些文学作品如《白蛇传》等 也可以看到油纸伞的踪影。油纸伞也是嫁娶婚俗礼仪一项不可或缺的物品, 中国传统婚礼上,新娘出嫁下轿时,喜娘会用红色油纸伞遮著新娘以作避邪。
非遗网站意见留言板 电话:000-1234567 欢迎批评指正
公司简介 | About YIRIYOU|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YIRIYOU English | 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6 YIRIYOU.co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非遗文化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