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落魄·丙寅中秋》
作者:郭应祥
朝代:宋
丙寅中秋,无月。是夜,李之仪、杨民瞻、胡明仲、苏子由,过酌。
席间,次前韵,赋此。 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惟有今宵,皓彩皆如许。

孤光欲把清辉护。浮云散了明如炬。嫦娥也爱中秋好。银界失黄昏,玉盘浮夜露。

翻译和赏析

翻译: (序)丙寅年的中秋,天上没有月亮。这天晚上,李之仪、杨民瞻、胡明仲、苏辙(字子由)等人来我这里喝酒。酒席上,我按照之前的韵脚,写了这首词。 (词)月宫中的琼楼玉宇,高耸入云,凉爽宜人,根本不受人间暑热的侵扰。往常的月亮难道没有圆过十五吗?但只有今晚的月亮,明亮得如此非凡。 (下片)孤独的月光想要保护这份清辉,浮云散去后,月亮明亮得像火炬一样。嫦娥也喜欢中秋的夜晚,银色的世界失去了黄昏的阴影,玉盘般的月亮在夜空中浮现,伴随着晶莹的露珠。

赏析: 《醉落魄·丙寅中秋》是宋代词人郭应祥的作品。这首词以中秋无月为引子,却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构思,描绘了一个与众不同的中秋月夜,表达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上片开头两句,词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月宫描绘得清凉宜人,与人间暑热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的“皓彩皆如许”做了铺垫。接着两句,词人通过反问和对比,强调了今宵月亮的非凡之处。 下片开头两句,词人通过“孤光欲把清辉护”的拟人手法,赋予月光以生命和意志,形象地描绘了浮云散去后月亮的明亮。接着两句,词人通过想象嫦娥也喜欢中秋的夜晚,进一步渲染了中秋月夜的美丽和神秘。 整首词构思新颖,想象丰富,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词人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生动的描绘,将中秋无月的遗憾转化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展现了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深厚的艺术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