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半死梧桐老病身》
作者:贺铸
朝代:宋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翻译和赏析

翻译: 再次来到苏州,只觉得万事皆非。曾经与我同来的妻子为何不能与我同归呢?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头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 原野上,绿草上的露珠刚刚被晒干。我流连于旧日同栖的居室,又徘徊在新坟之旁,不忍离去。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着窗外的凄风苦雨,平添几多愁绪。今后还有谁再为我深夜挑灯缝补衣裳呢?

赏析: 《鹧鸪天·半死梧桐老病身》是宋代词人贺铸为悼念亡妻赵氏而作。全词写得很沉痛,十分感人,是宋词中的珍品。词的上片开头两句用赋,直抒胸臆,写作者这次重回苏州经过阊门,想到往日夫妻同来,而今却只剩下自己孤单的身影,不禁悲从中来,接着两句用比兴,以梧桐半死和失伴鸳鸯比喻自己丧偶的悲痛;下片写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怀念,“原上草”两句,借草上露珠的易干,暗喻人生的短暂,“旧栖新垅”两句写因见旧居而念及亡妻,悲伤之情顿生,“空床卧听”两句写凄苦孤寂的生活现状,以“谁复挑灯夜补衣”作结,既与上片“同来何事不同归”句相呼应,又点明主旨,表达了作者对亡妻深切的怀念之情。 全词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在贺铸词中别具一格。此词运用层层衬托的手法,以景物描写来渲染、烘托哀愁的情绪,深刻含蓄,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