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出发,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铺展开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画卷。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非遗保护传承,赴地方考察时调研非遗项目、购买非遗产品、与传承人和非遗工作者亲切交流。
近年来,全国非遗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的非遗、人民共享”理念,努力弘扬非遗的时代价值、展现时代风采,推动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目前,国务院已公布了五批155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了五批3062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设立了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支持对1805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记录。我国已有42项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总数位居世界第一。《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及《“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关于推动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的意见》等纲领性文件密集出台,强化顶层设计,为做好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明确了目标方向和主要任务。
从江苏徐州香包到四川唐昌布鞋,从广东潮绣到陕西绥德石雕,再到蒙古族长调民歌、新疆玛纳斯……在非遗博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考察的多个非遗项目以图片、文字、影像和现场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让人们充分体会到总书记对非遗工作的关心关怀,了解各省(区、市)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典型成果。
在上一届非遗博览会上,国家级非遗项目徐州香包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秀英的非遗产品当日就销售一空。这次参展,王秀英和家人专程开车,带来了更多产品,其中不乏葫芦样、心形、瓶状、大象外形等新款式。形状敦实淳朴、造型立体鲜活的香包很快就引来人们争相“捧场”。
83岁的王秀英,仍走在创新传承的前沿,与全家尝试了许多新的非遗传播方式。从2020年起,王秀英就让刚毕业的孙女孙歌尧学习制作传统香包,还跟着孙女做直播,面对镜头向全国人民介绍徐州香包和它背后的历史,邀请网友参与设计。“非遗传承有年轻人接力,我也不用担心了。未来,非遗一定会有新的发展。”王秀英说。
去年十月,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提出要帮助传承人加深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理解,强化对所持项目知识、技艺和文化内涵的把握,了解时代变迁带来的审美变化、社会需求变化和国内外行业动态。作为首批开展研培计划的高校之一,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以传承人能力培养为导向,一手“牵”着非遗传承人,一手“牵”着设计师、艺术家和艺术机构,探索“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多样化方式,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努力。在本届非遗博览会上,设计师李依蔓代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参展,带来的非遗万花筒、音响等产品格外引人注目。“我们与传承人一同寻找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产品设计和制作与非遗深度融合,让业界看到非遗发展的更多可能,让人们拥有更多的非遗产品选择。”李依蔓说。
非遗网站意见留言板 电话:000-1234567 欢迎批评指正
公司简介 | About YIRIYOU|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YIRIYOU English | 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6 YIRIYOU.co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非遗文化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