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文化 万古长青

孕育时期﹣﹣落地唱书

1852年(清咸丰二年)嵊县西乡马塘村农民金其柄创"落地唱书"。落地唱书是浙江嵊县以马塘村为主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开始演变为在农村草台演出的戏曲形式,艺人初始均为是半农半艺 的男性农民,故称男班。

小歌班

1906年3月27日,嵊县东王村香火堂前,由落地唱书艺人袁福生、李茂正、高炳火、李世泉等借用四只稻桶垫底,铺上门板,演出小戏《十件头》、《倪凤煽茶》和大戏《双金花》(后半本)。这是中国越剧第一次登台试演,越剧(最初称"小歌班")从此诞生,该日被称为越剧诞 生日。

解放前的女子越剧

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演出广告中首次用"越剧"称之。1928年1月起,女班蜂拥来沪。至1941年下半年增至36个。女子越剧的著名演员几乎都荟萃于上海。报纸评论称"上海的女子越 剧风靡一时,到近来竟有凌驾一切之势"。男班因演员后继无人,最终被女班取代。

解放后发展与辉煌

1949年5月上海解放。1950年4月12日成立了上海第一个国家剧团﹣﹣华东越剧实验剧团。1955 年3月24日上海越剧院正式成立。剧院荟萃了越剧界一大批有较高艺术素养的编、导、演、音、美 等专门人才,在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和"百花齐放,推陈出 新"方针指引下,发挥了国家剧院示范作用。"此外,一批集体所有制的剧团如"芳华""云 华""合作""少壮"等也很活跃,在出人出戏方面取得不少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