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蟳埔簪花围
蟳蜅女将头发往脑后梳拢好,扎上红头绳,盘成近似圆形的发髻,中间横插上骨簪。如今常用塑料或牙筷子,若逢喜事改用金簪。把一二串鲜花(事先将一朵朵鲜花串好)绕发髻装饰起来,或插上一二朵鲜花,偶尔也有用人造花。碰上喜庆,有的用上四五串的鲜花来装饰,又选数朵鲜花用镀金或金簪插在头上,使整个头髻周围五颜六色的鲜花形成层层叠叠,缠缠绕绕的特殊风致,成为花团锦簇、艳丽芬芳的奇特景观。蟳蜅女所用的花有茉莉花、素馨花、山茶花、玉兰花、菊花、夜来香、含笑花、粗糠花等品种繁多,依季节变化而不同。用鲜花装饰自己成为蟳埔女的特殊习俗。
2008年,以簪花围为代表的蟳埔女习俗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赵丽颖一组簪花围照片在网络走红,掀起簪花围热潮,各地游客慕名前来体验,带火蟳埔村的文旅产业。但事实上,戴过簪花围的女星不止赵丽颖一位,周韵、毛晓彤、王冰冰等也都试过同款装扮。
簪花围特点:
详情
从外观看,“簪花围”只是一个盘成螺旋状的发髻,其实它也是分区梳头的,只不过它只分成前面的1/3和后面的2/3两部分。换算成客家髻鬃的话,就是脑后的那个分区被省略了,不过由于簪花围是比较低的发髻,功能性上没有太大差别,与这种发髻相近的是晚清到清末民初汉人女子的“圆髻”。
大约是为了怕装饰物遗落,所以簪花时往往会用链条进行固定。“簪花围”是不留刘海的,所以要保持额头的光洁整齐,她们就会在前面插入发梳,梳子就用链条或绳子固定,也便于在劳作时随时整理发型。这点很像我们现在的刘海夹作用。
簪花一般也分成两种,一种是规整的花串,一般会根据场合不同,佩戴3-5串,其实就是3-5圈。另一种是独枝花,一般插在花串中间,营造出灵动起伏的效果。